治療中出現的中樞性睡眠呼吸暫停可預測6個月CPAP呼吸機使用期間的殘余呼吸不穩定(0704)
介紹
使用持續氣道正壓通氣(CPAP呼吸機)期間殘留睡眠呼吸暫停的發生率、嚴重性、重要性和預測因素仍然不確定。高環路增益與周期性呼吸、中樞性睡眠呼吸暫停(CSA)相關或引起周期性呼吸和中樞性睡眠呼吸暫停(CSA)。治療出現的CSA(TE-CSA)通常被認為是一種無長期臨床意義的短暫現象,但其標準多導睡眠圖特征被評估為CPAP呼吸機使用過程中高殘留呼吸暫停的危險因素。
方法
提前將接受分夜研究的睡眠呼吸暫停患者(平均AHI 53.6,SD:33 /小時)輸入數據庫。他們都在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波士頓)接受了正壓通氣治療,并通過EncoreAnywhere系統進行數據跟蹤。在第6個月時提取了機器自動檢測的AHI(AHIm)一周的平均值。手動計算的AHI(AHIs)由每個月的最后一個波形圖計算得出。 Logistic回歸評估了自動(5個或更多)或手動(10個或更多)殘余事件/小時使用的升高預測因子。
結果
總共對69位符合CPAP呼吸機依從性標準(平均至少4小時)的受試者進行了分析。年齡:59.5(范圍17-81),性別:47/69男性。 44/69的手動AHI升高,而20/69的自動檢測AHI升高。高殘留呼吸暫停的唯一預測指標是TE-CSA(5次或更多次中樞性呼吸暫停和低通氣/睡眠小時):比值比3.6(CI:1.07-12-3),p:0.39。治療構成微覺醒指數:比值比為1.06(CI:1.01-1.11),p:0.018。機器估算的AHI(未檢測到事件的3倍或更多)與任何度量均無關。
結論
符合CPAP呼吸機依從性治療6個月后,殘余呼吸暫停很常見,唯一確定的預測因素是TE-CSA及治療構成微覺醒指數。
(葉妮摘自Sleep,Volume43,IssueSupplement1,April2020, Page A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