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P呼吸機對腦卒中康復的影響:一項隨機的真假對照試驗
研究目標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預測中風后功能不良,并增加卒中復發的風險。目前關于腦卒中康復過程中持續氣道正壓通氣(CPAP)治療的貢獻知之甚少。
方法
在一項隨機、雙盲、真假對照試驗中,成人卒中康復患者分為兩個組,被分別指定使用自動調壓呼吸機或假CPAP呼吸機,而無需對OSA進行診斷性檢查。在入院和出院康復之間,進行功能獨立性測量(FIM),評估指標變化,該指標是衡量腦卒中導致殘疾的指標。
結果
超過18個月,招募了40名患者,10名退出研究:7名來自自動調壓呼吸機組,3名來自假CPAP呼吸機組(p> 0.10)。對于剩余的30名患者,CPAP的持續使用時間中位數為14天。平均每天CPAP使用時間為3.7小時/晚,15例患者每晚使用超過4小時。依從性不受治療分組或卒中嚴重程度的影響。在意向治療分析(n = 40)中,FIM的中位數變化有利于自動調壓呼吸機而不是假機器,但除了認知因素(6對2.5,p = 0.04),沒有達到統計學顯著性(34對26,p = 0.25)。治療分析(n = 30)產生了類似的結果(總FIM:32對26,p = 0.11;認知FIM:6對2,p = 0.06)。
結論
招募來的卒中康復患者進行了真假呼吸機對照試驗,無診斷檢測的治療和充分致盲方面受到研究保留和CPAP依從性的限制。盡管存在這些局限性,CPAP對腦卒中康復的益處顯而易見。在更大的試驗中評估CPAP對卒中康復的全部益處之前,必須改善患者對CPAP呼吸機的耐受性和依從性。
(葉妮摘自 J Clin Sleep Med 2016;12(7):101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