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高度相關中樞性呼吸暫停對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診斷和CPAP呼吸機治療的影響:來自西部山區(qū)三個不同海拔位置的比較數(shù)據(jù)
研究目標
這項研究記錄了在山區(qū)西部不同海拔地區(qū)中樞性呼吸暫停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診斷和治療時的發(fā)生率和影響。并證實了臨床印象,即生活在高海拔地區(qū)的中度至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颊呤褂肅PAP呼吸機治療要困難得多。
方法
比較了診斷AHI> 15,居住在1421米處(站點1; N = 150),1808 m(站點2; N = 150)和2165 m(站點3; N = 142)的患者。根據(jù)AASM臨床指南,將獲得的CPAP呼吸機滴定質(zhì)量定為1 =最佳至4 =不能接受。在CPAP呼吸機治療期間發(fā)生中樞性呼吸暫停的患者(CAI> 5.0)用另一種O2> CPAP呼吸機 / Bilevel 呼吸機方案進行滴定。
結(jié)果
在診斷部分的研究中,中樞性呼吸暫停的平均數(shù)在站點2(19.26)和站點3(12.36)顯著高于站點1(3.11)(p <0.01)。CPAP呼吸機治療后發(fā)生的中樞性呼吸暫停/小時的平均數(shù)從站點1的4.8 / h到站點2的9.79 / h到站點3的19.25 / h(p <0.001)。在站點1,有10.6%的患者中樞呼吸暫停指數(shù)(CAI)> 5.0,而站點2的比例為22%,站點3的比例為38.7%(站點3與站點1,p = 0.01;站點2與站點1,p = 0.02)。站點之間的額定滴定質(zhì)量差異很大。在站點1,平均滴定質(zhì)量為1.437(SD 0.821);站點2為1.569(SD 0.96),站點3為1.772(SD 1.025)。站點3的滴定質(zhì)量顯著低于站點1(t = 3.22,p <0.01)和站點2(t = 2.55,p <0.02)。重復滴定要求有顯著差異(p = 0.025)。協(xié)方差分析比較了在控制海拔高度的3個海拔高度上的滴定度,這對海拔高度的影響非常重要(p = 0.017)。在通過CPAP呼吸機治療發(fā)展為CAI> 5.0的患者中使用替代O2> CPAP呼吸機 / BiPAP呼吸機方案,可以在95%(75/79)的滴定患者中獲得總體最佳或良好的滴定度(AASM標準)。
結(jié)論
這項研究表明,患有嚴重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的患者在夜間多導睡眠圖的診斷和治療部分中,隨著海拔的升高,中樞性呼吸暫停發(fā)生變得更加普遍。隨著海拔的升高,CAI> 5.0的OSA患者百分比明顯增加。對生活在本研究中提到的海拔高度的患者,海拔高度相關的中樞性呼吸暫停對CPAP呼吸機滴定期間獲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治療質(zhì)量具有顯著的負面影響。
(葉妮摘自 J Clin Sleep Med 2011;7(6):6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