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提高CPAP呼吸機依從性的方法-搞氣道正壓大雜燴不是解決辦法
持續氣道正壓通氣(CPAP呼吸機)被認為是有效治療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的金標準。但是,許多患者拒絕開始或堅持這種治療方式。因此,我們已經探索了各種干預措施來改善CPAP呼吸機的依從性,從助眠藥到鼻類固醇,但通常我們更主張改變氣道正壓(PAP)的方法,以改善呼吸機依從性。
在本期雜志上,有2篇與氣道正壓輸送至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患者有關的論文。在第一篇論文中,Marcus及其同事描述了在兒童OSA患者分別使用標準CPAP呼吸機和雙水平氣道正壓呼吸機進行的一項隨機臨床試驗,后者允許在吸氣和呼氣均降低壓力。3個月后,兩種模式之間的依從性沒有差異。在這兩種模式下,依從性都不理想,實驗組的使用小時數存在很大差異。在Powell及其同事的第二篇論文中,將實驗室CPAP呼吸機滴定不理想的成人OSA患者隨機分為標準CPAP呼吸機組或具有吸氣和呼氣減壓選項的專有自動調節雙水平呼吸機組。與Marcus等人的研究相似,三個月后依從性沒有差異。盡管雙水平呼吸機組有73%的使用者符合氣道正壓依從性治療,但CPAP呼吸機組中也有59%的使用者符合依從性,兩組沒有統計學意義,這表明該研究可能不足以檢測較小的、具有臨床意義的差異( 類型II錯誤)。盡管如此,我們仍獲得了2項研究,其中1項是兒童,1項是成人。兩項研究都測試了雙水平提供氣道正壓的新方法,兩項研究結果均未能顯示出該新技術的明顯優勢。
從這兩項研究中可以得到什么教訓?首先,對于普通患者,無論是兒童還是成人,使用這些較新的氣道正壓遞送方式似乎都沒有任何明顯的優勢。誠然,關于兒童中氣道正壓依從性的研究數據較少,未來的研究有可能為兒童患者呈現更高的清晰度。但是,鑒于許多研究結果的異質性,因此不建議常規使用自動雙水平或吸氣呼氣減壓措施。但是,對于單個患者,這些替代方法可能會解決使用氣道正壓的障礙并增加依從性。其次,新的氣道正壓模式似乎不是提高對氣道正壓依從性不理想的“靈丹妙藥”。最近一項有關自動調壓呼吸機研究的薈萃分析也沒有發現帶來依從性益處。同樣,先前的Cochrane系統評價表明,自動調壓呼吸機在增加患者的使用時間方面作用仍不清楚。第三, Powell及其同事的研究提供了其他信息來表明自動雙水平模式不會改善依從性,從而為填補特定的知識空白做出了回應。盡管未經證實,但某些患者(例如需要較高治療壓力的患者)可能對auto-CPAP呼吸機有更好的依從性。不幸的是,這樣的患者亞群并不是本期雜志上Powell等人當前研究的目標。第四,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呼吸機漏氣水平高與對自動氣道正壓治療的依從性差相關。消除漏氣的較新技術可能會改善依從性,因此,需要構思和測試這種較新的設備技術。最后,這些新設備的試驗表明,解決任何氣道正壓依從性問題可能需要通過解決患者方面的社會和心理障礙,而不是在氣道正壓遞送或面罩設計方面采用較新的技術創新來實現的。
這兩項研究提醒我們,需要新的OSA治療方法。 盡管有更新的氣道正壓機型/面罩、多種類型的口腔矯治器和多種外科手術方法,但仍有大量患者沒有可行的治療選擇。盡管有大量的研究提供了有關OSA病理生理的信息供我們學習, 然而,將這些知識轉化為對患者有用的治療方案仍然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
(葉妮摘自 J Clin Sleep Med 2012;8(1):49-50.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