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視力患者的非24小時睡眠-覺醒節律障礙(1147)
介紹
非24小時睡眠-覺醒節律障礙的特征是無法維持穩定的24小時睡眠-覺醒模式。非24小時睡眠-覺醒節律障礙在盲人中更常見,在有視力的人中很少見。
病例報告
在這里,我們報道了一名57歲的男性,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經CPAP呼吸機治療可充分控制。在過去的一年中,他主要抱怨“睡眠周期”,包括斷斷續續的失眠。他通常的就寢時間是21:00,但他注意到他的就寢時間每天都在延遲,以至于他不得不每兩周“重置”他的就寢時間。由于他對CPAP呼吸機治療的依從性非常好,他睡覺時都在使用CPAP呼吸機治療,因此可以從他的呼吸機下載數據中獲取他的睡眠模式樣本。他報告說他失業了,很少離開他租住的房間,而且他一直都關閉百葉窗。他說他沒有那些代表未治療或治療不充分的疾病信號或癥狀,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不寧腿綜合征、抑郁癥或焦慮癥等。他的其他病史和服藥史均與此無關。他的呼吸機下載數據顯示,他的病史和記錄的入睡時間逐漸延遲,與24小時的明暗周期變化不同步,診斷為無24小時的睡眠-覺醒節律障礙。
結論
我們患者的非24小時睡眠-覺醒節律障礙最有可能與他的隱居生活方式有關,他的封閉生活缺乏自然光和其他授時因子。從他的呼吸機下載數據獲得的線性回歸分析顯示,他每天的入睡時間延遲約為40分鐘(tau = 24.7 hr)。據我們所知,這是首例通過下載呼吸機數據診斷出的非24小時睡眠-覺醒節律障礙病例。鑒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的患病率很高,可以利用呼吸機下載數據促進對呼吸機依從性良好患者的晝夜節律障礙診斷。
(葉妮摘自 Sleep, Volume 41, Issue suppl_1, April 2018, Page A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