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有和不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的特發性肺纖維化患者:臨床特征、臨床結果和PAP呼吸機治療效果的差異
研究目的
特發性肺纖維化 (IPF) 患者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 (OSA) 與較差的死亡率和臨床結果相關。我們旨在評估伴有和不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的特發性肺纖維化患者之間的差異,以及氣道正壓通氣(PAP呼吸機)治療對這些患者睡眠和整體生活質量、發病率和死亡率的影響。
方法
45 名新診斷為特發性肺纖維化患者接受了多導睡眠監測。使用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 15 個事件/小時進評行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診斷,16 名為特發性肺纖維化患者, 29 名為特發性肺纖維化-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患者。患者在隨訪期之前和結束時完成了Epworth嗜睡量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睡眠問卷中的功能結果、疲勞嚴重程度量表、Short Form-36 生活問卷和 Beck 抑郁量表的評估。
結果
特發性肺纖維化-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患者在問卷中表現出最嚴重的功能障礙,尤其是 Short Form-36 生活問卷的一般健康部分(37 比 58,P = .03)。在 7 年的隨訪中,16 名(36%)患者死亡,特發性肺纖維化組 6 名(38%),特發性肺纖維化-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組 10 名(35%)。與使用 <6 小時的患者相比,使用 ≥6 小時PAP呼吸機的患者具有更好的生存率 (P = .04)。 用PAP呼吸機≥4 小時的患者在Epworth 嗜睡量表(3 比 6,P = .03)、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5 比 8,P = .01)和疲勞嚴重程度量表(37 比 48,P = .008)的得分也有顯著改善。
結論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對特發性肺纖維化患者的臨床特征和生活質量起著重要作用。有效的PAP呼吸機治療可顯著改善嗜睡、疲勞、睡眠質量和死亡率。
(葉妮摘自 J Clin Sleep Med. 2021;17(3):53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