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賓序列嬰兒上呼吸道阻塞的客觀測量:我們測量什么?系統評價
研究目的
確定羅賓序列 (RS) 嬰兒的最佳治療方案具有挑戰性,因為該人群中上氣道阻塞 (UAO) 的表現存在很大差異。對上呼吸道阻塞和治療的客觀評估沒有標準化。作為對羅賓序列的循證臨床決策邁出的一步,對上呼吸道阻塞的客觀測量進行了系統評價。(有些嬰兒出生時下頜較小,這可能會影響孩子正常呼吸的能力,這叫做羅賓序列-編者注)
方法
根據 PRISMA 指南,在 PubMed 和 Embase 數據庫(1990-2020)中進行了文獻檢索。如果研究了以下客觀指標,則包括報告羅賓序列和上呼吸道阻塞治療的文章:血氧飽和度、多導睡眠圖和血氣。通過非隨機研究的方法學指數(范圍:0-24)評估質量。
結果
共有91篇文章符合納入標準。非隨機研究得分的平均方法學指數為 7.1(范圍:3-14)。多導睡眠圖最常用(76%),其次是血氧飽和度(20%)和血氣(11%)。 35% 的研究報告了嬰兒的睡眠姿勢,仰臥位最常見,42% 的研究報告了嬰兒的睡眠姿勢,包括夜間記錄在內,超過一半。在評估上呼吸道阻塞干預措施的 71 項研究中,大多數使用多導睡眠圖 (90%),其中 61% 未指定多導睡眠圖技術。報告的多導睡眠監測指標包括氧飽和度 (61%)、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 (52%)、二氧化碳水平 (31%)、阻塞性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 (27%) 和氧飽和度指數 (16%)。只有 42 項研究報告了上呼吸道阻塞干預的適應癥,血氧飽和度和多導睡眠圖閾值的使用相同(均為 40%)。總共確定了 34 個不同的治療適應癥。
結論
該系統評價表明羅賓序列中上呼吸道阻塞的評估和治療指征缺乏標準化、解釋和報告。需要一個國際多學科共識協議來指導臨床醫生對羅賓序列進行最佳上呼吸道阻塞評估。
(葉妮摘自 J Clin Sleep Med. 2021;17(8):1717–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