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患有喉軟化癥的嬰兒中睡眠相關呼吸系統異常的發展變化
研究目的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 (OSA) 和中樞性睡眠呼吸暫停 (CSA) 在患有喉軟化癥嬰兒中很常見。本研究的目的是評估喉軟化癥嬰兒睡眠相關呼吸障礙隨時間的發展變化,并了解聲門上成形術 (SGP) 和非手術治療的效果。
方法
這是對 2000 年 1 月和 2015 年 5 月至少進行了 2 次診斷性多導睡眠圖研究的喉軟化癥嬰兒的回顧性研究。我們納入了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或中樞性睡眠呼吸暫停的嬰兒。使用混合效應回歸模型在聲門上成形術和非聲門上成形術組中按年齡組(0-6、6-12 和 >12 個月大)比較睡眠和呼吸參數。使用對數正態混合模型來探索睡眠和呼吸參數隨年齡的變化。使用非參數生存分析來分析中樞性睡眠呼吸暫停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消退的時間。
結果
共納入102名嬰兒; 57 人只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45 人同時患有中樞性睡眠呼吸暫停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 聲門上成形術組和非聲門上成形術組的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阻塞指數、中樞性呼吸暫停指數和覺醒指數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顯著降低。中樞性睡眠呼吸暫停解決時的平均年齡(中樞呼吸暫停指數 < 5)對于聲門上成形術為 7.60 個月,對于非聲門上成形術為 12.57 個月(P < .05)。聲門上成形術組和非聲門上成形術組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消退時的平均年齡(阻塞指數 < 1;35.18 [聲門上成形術] vs 41.55 個月 [非 聲門上成形術];P = .60)沒有顯著差異。患有神經系統疾病、先天性異常或遺傳綜合征的嬰兒需要更多的時間來解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28.12 [正常] vs 53.13 [神經系統] vs 59.53 個月 [先天性異常和遺傳];P < .01)。
結論
無論聲門上成形術如何,喉軟化癥嬰兒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和中樞性睡眠呼吸暫停均隨年齡增長而改善。這些變化背后的機制可能涉及氣道生長和呼吸控制的成熟。解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的時間受神經系統疾病、先天性異常和遺傳綜合征的影響。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證實這些發現并評估該人群的長期結果。
(葉妮摘自 J Clin Sleep Med. 2021;17(4):76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