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深度/強度的新型腦電圖指標與注意力缺陷/多動、學習和內化障礙及其青春期藥物治療的關聯
研究目的
精神/學習障礙與睡眠障礙有關,包括由異常皮質活動引起的睡眠障礙。優勢比乘積 (ORP) 是一種在成人中得到驗證的標準化睡眠深度/強度的腦電圖指標,而缺乏青年人的優勢比乘積數據。我們測試了優勢比乘積作為衡量患有和不患有精神疾病/學習障礙的青少年的睡眠深度/強度的指標。
方法
418 名青少年(中位數 16 歲)接受了 9 小時的實驗室內多導睡眠監測。其中,263 人處于典型發育期(TD),89 人未用藥,66 人因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 (ADHD)、學習障礙 (LD) 和內化障礙 (ID) 等障礙而用藥。非快速眼動 (NREM) 睡眠期間的中心優勢比乘積是主要結果。次要/探索性結果包括 NREM 階段、覺醒后 9 秒 (ORP-9)、前半夜和后半夜、REM 睡眠和清醒期間的中央和額葉優勢比乘積。
結果
未接受藥物治療的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學習障礙青少年在第 3 階段和第 2 階段和睡眠后半段的中央和額葉區域的中央優勢比乘積高于典型發育期,而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學習障礙青少年使用興奮劑的優勢比乘積與典型發育期沒有顯著差異。未服用藥物的內化障礙青年在優勢比乘積方面與典型發育期沒有顯著差異,而服用抗抑郁藥的內化障礙青年在 NREM 和 REM 睡眠期間的中央和額葉優勢比乘積比典型發育期更高,ORP-9 更高。
結論
未接受藥物治療的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學習障礙青少年的優勢比乘積較高,而服用興奮劑的青少年的優勢比乘積水平正常,表明優勢比乘積是衡量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學習障礙中 NREM 睡眠深度/強度降低的有用指標。抗抑郁藥與更高的優勢比乘積/ORP-9 相關,表明這些藥物會誘導皮質覺醒。
(葉妮摘自 Sleep, zsab287, https://doi.org/10.1093/sleep/zsab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