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睡眠呼吸受損指數評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嚴重程度的有效性
時間:2023-02-16 作者:北京思力普睡眠研究所 【原創】
研究目的
使用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 (AHI) 和睡眠呼吸受損指數 (SBII) 評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 (OSA) 的嚴重程度,以研究 SBII 在評估嚴重程度和心血管疾病 (CVD) 預后方面的有效性。
方法
該研究共包括 147 名診斷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的患者。 AHI 和 SBII 是根據多導睡眠圖(PSG)計算的。 使用 20 種癥狀和 SBII 將患者納入聚類分析。 預后指標被確定為中度至高度 Framingham 10 年CVD風險。
結果
聚類分析揭示了 3 個獨立的組:聚類 1 組(n = 45, 30.61%) 的癥狀主訴最低但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 PSQI )得分最高; 聚類 2組 (n = 70, 47.62%) 的癥狀主訴顯著增加,但 Epworth 嗜睡量表得分最低,PSG 指數居中,低覺醒閾值可能性較高,SBII 分位數較低; 聚類 3組 (n = 32, 21.77%) 的吸煙者比例最高,主要癥狀是睡眠不安、嚴重的 PSG 特征、較低的低覺醒閾值可能性、較大的 SBII 分位數和較高的 Framingham CVD 風險。 組間 AHI 指示的嚴重程度沒有差異。 較高的 SBII 而不是 AHI 與增加的 10 年 CVD 風險相關。
結論
睡眠呼吸受損指數 (SBII) 在評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嚴重性和更好的心血管疾病結果預測能力時提供更高的靈敏度。 未來 SBII 可能是 AHI 更有效的替代指標。
(葉妮摘自 J Clin Sleep Med. 2023;19(2):267–274.)